2025年09月11 星期周四
· 习近平致信中国法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 习近平致中国法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信    · 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法治力量——中国法学会积极投身新时代法治实践    · 王晨在河北调研时强调 扎实做好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推动全社会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环境    · 王晨强调 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原创性贡献 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努力奋斗    · 王晨在白俄罗斯法律家联盟第十届大会开幕式上视频致辞    
  中共中国法学会党组关于十九届中央第四
  中国法学会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关于进一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法
  关于做好《民主与法制周刊》、《民主与
  中国法治国际论坛(2020)征文通知
  关于2020年中国法学会后期资助项目
  关于2019年度省法学会立项课题结项
  关于举办第十届辽宁法治论坛的通知
  新闻动态

真情服务市民 办好民生实事——大东区优化“96115”营商环境服务热线

发布时间:2018/5/31 9:10:44      点击次数:501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切实兜住民生底线,保民生之本。大东区公共服务中心发扬“事事马上办”“人人钉钉子”精神,把更加具体地关心和解决具体百姓具体生活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和具体问题作为民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96115,有事找政府”市民服务热线暨大东区营商环境服务热线开通以来,提升了城区服务功能,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伴随着大东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建成,96115服务热线实现了升级换代,让大东区的企业和百姓真正实现“有事不用求人,小事不用远走,急事不用久等,难事不出大东”。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作为大东区委、区政府为群众办实事的重点民生项目之一,96115服务热线被打造成了“不下班”的政府服务平台,365天无休,24小时全天候高效运转,通过整合工作资源,把全区372家诉求服务单位全部纳入服务网络体系,服务企业、服务市民在一个平台上实现融合,确保企业和百姓“诉求有人管、难事有人帮”。

面对诉求量和工作量“双增”的情况,我们把工作向最基层延伸,把党的温暖直接送到群众心中。一是让热线“热”起来。在政府门户网站设置浮动窗口,工作人员深入医院、企业、学校、社区、商业区,面对面、点对点、从线上到线下向群众宣传讲解96115服务热线的相关流程和服务范围,引导群众合理表达诉求,用政府部门多跑路,换来群众企业少跑腿,让96115服务热线真正成为大东区委、区政府送给辖区市民企业的“贴心热线”!。二是让效率“快”起来。细化“大东标准”,规范诉求办理流程,完善民生受理解决的闭环式工作流程,变“被动处置”为“主动倾听”,高效解决企业百姓的各类诉求。三是让资金“用”起来。大东区政府每年列支1000万元应急资金,发挥“先予处置”作用,按照“先解决、后确权、再追责”的原则,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处置资金,集中用于解决急、难、险、重和权属不清等严重影响居民生活的问题。绝不拿百姓的问题“搓球”,彻底免除百姓的后顾之忧。

全面小康,民生为先。按照“五个基层”的工作思路,我区9大诉求平台年均受理解决群众诉求件5万件次,按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91.26%。通过“96115”的服务,大东办件人用“坚持”为百姓留下“感动”、用“真诚”存下“信任”,让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在每一个突发事、琐碎事、点滴事上体现!

在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辽宁期间,96115诉求热线大量分流百姓诉求,不仅使大东区成为了市内六区环保督察案件最少的县区,也为全面有效处置环保督察交办案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目前,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115件中央环保督察交办案件均已彻底解决。大干、快干、实干、加油干,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政策的“优惠”、发展的“温度”、幸福的“味道”。

在今年开展的三城联创攻坚战中,充分发挥全区105个网格巡查员“城市眼睛”作用,“瞄准”城市顽疾,冲在“创卫”第一线,及时运用“大数据”分析研判功能,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以“北洮昌地区”和“方凌路地区”专项整治攻坚战为突破口,计划投入资金17亿元,重点对背街小巷、厕所、老旧小区、农贸市场、出口路、城中村等进行提质改造,实现“路平、草绿、灯亮、门严”的承诺,把最薄弱的地方变成舒适美丽的幸福家园。

大东区将继续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怀揣人民情怀,不忘初心,把握新要求、顺应新期待、树立新理念,真情服务市民,办好民生实事,朝着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方向坚实前进!